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09年年鉴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01-17   浏览次数:38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政编码:210016
电子信箱:csve@nuaa.edu.cn
主页网址:www.csve.net.cn
电话:025-84892135
传真025-84892135
名誉理事长:胡海昌 黄文虎 闻邦椿
理事长:刘人怀
副理事长:陈国平 陈心昭 高金吉 马兴瑞 欧进萍 朱位秋
秘书长:孙久厚
刊物及主编:《振动工程学报》         主编  刘人怀
《振动与冲击》             主编  恽伟君
《非线性动力学学报》   主编  陈予恕
《岩土工程学报》         主编  陈生水

 

单位简介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是中国振动工程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团结全国振动工程科技工作者,在振动工程领域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科技书刊,进行科普活动,组织科技咨询服务、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于1987年5月在南京成立,1987年5月至2007年10月共召开6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我会成立以来已发展个人会员7000余人,团体会员近30个。学会拥有14个专业委员会,它们是:模态分析与试验、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故障诊断、机械动力学、转子动力学、动态测试、动态信号分析、振动与噪声控制、结构动力学、土动力学、包装动力学、结构抗振控制和振动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有18个省、直辖市建立了地方振动工程学会。

1999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我会成立国际结构控制学会(IASC)中国分会。由于学科发展需要,今年国际结构控制学会(IASC)更名为国际结构控制与监测学会(IASCM)。

一、工作综述 

1。制度建设

我会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中,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我会为会员和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加强其分支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分支机构/编委会管理办法》,以调动他们开展受广大会员欢迎的学术活动积极性。 

2。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积极组织举荐人才、申报学术项目。

(1)组织学会专家申报2009年度学科发展研究工作项目;

(2)组织开展了学会推荐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工作。经全体理事推荐,共推荐备选候选人4名(同济大学陈建兵;哈尔滨工业大学关新春;东南大学徐赵东;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刘金朝)。学会办公室汇总后,提交常务理事会(即本学会评审专家组)进行了通讯评审,经无记名投票,推选出陈建兵副教授、徐赵东教授为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上报中国科协。遗憾的是,中国科协已于12月16日发布公示名单,我会推荐的人选没有被评上。

(3)组织推荐学会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人的工作。经常务理事会推荐,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教授为候选人,于10月已上报中国科协。

二、组织建设工作

召开了学会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于2009年12月27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召开。会议由理事长刘人怀院士、副理事长陈心昭教授主持。学会挂靠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朱荻教授、校科协秘书长孙建红到会祝贺。朱荻校长首先代表学会挂靠单位致欢迎词, 并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学会秘书长孙久厚教授报告了学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2009年学会完成的主要工作。会议对以下工作作出了决定。

1.会议讨论修改并原则通过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分支机构/编委会管理办法》,责成学会秘书处再进行文字修改后公布实施。会议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学会期刊编委会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见附件2。

2.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申请,会议决定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1年筹备承办“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届时同期举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七届理事会会议。

3.会议收到部分单位申办下一届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的意向,会议要求申办单位向学会提出正式书面申请,于2002年承办“第七届国际振动工程学术会议”,以便提交常务理事会再次审议决定。

4.会议讨论了承担中国科协发展研究项目事宜,决定以总会名义申报中国科协发展研究项目。为此,学会成立由常务理事、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特邀专家等组成的专家组负责此项工作。会议要求各专业委员会(或数个专业委员会联合)指派专家,先行撰写本分支领域近年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沿,展望近期发展方向,于2010年内完成。篇幅为10A4左右,样式见附件3。学会期刊将按收稿先后,经审核后陆续刊登。专家组再推举综合报告撰稿人,起草综合报告,争取2011年内印出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5. 会议认真讨论了学会设立科技奖励事宜。根据学会工作实际情况,会议决定暂先设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报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条件由学会秘书处参照国家青年科技奖条件制定并颁布, 见附件4。暂设每两年评一次,每次评出不超过5人,获奖人员中特别优秀者,来年可申报国家级青年科技奖。此外,由于学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学术交流,所以学会决定设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两种奖励均以精神奖励为主,附之必要的物质奖励。待条件成熟时,学会再设置其它类型的奖励。

6.部分专业委员会在会上作了工作交流,常务理事们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会议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将你们的活动情况和工作计划及时报送总会秘书处,以便上网宣传,并呈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学术交流工作

1. 2009年5月15日至5月17日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委员会在江苏省镇江江苏大学联合举办 “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来自国防军工、铁道、交通、船舶机械、石油等部门以及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等70多个单位、29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宣读交流论文220余篇。

2. 2009年7月18-19日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了“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2009年度暑期研讨班”, 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工程单位的13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暑期研讨班。

3. 2009年7月28日至30日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在重庆召开了八届四次工作会议暨学术讨论会。

4. 2009年7月31日至8月2日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于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第十三届全国模态分析与试验学术会议暨五届三次委员会议。参加学术交流会的代表共计30余人,会上交流学术论文15篇。

5. 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于在西安召开了第22届全国振动与噪声控制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编辑出版了《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7卷)论文集一册。

6. 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安庆召开了“2009年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30人,交流论文28篇。

7. 2009年8月3日至5日,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协办的“第八届结构损伤评价国际会议(DAMAS2009)”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和英国Institute of Physics协办。会议由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精仪系褚福磊教授和热能系蒋东翔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此会义两年一届,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损伤评价、结构健康监测和非破坏性评估等方面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本次会议有16个国家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交流论文100篇。

8. 振动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了“我国振动筛分设备发展的现状及方向”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