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21年年鉴
发布人:张利明  发布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213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Chinese Society for Vibration EngineeringCSVE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御道街29

邮政编码

210016

电子信箱

csve@nuaa.edu.cn

主页网址

www.csve.org.cn

电话

025-84892135

传真

025-84892135

理事长

胡海岩

 

华宏星

 

 

 

  璞 褚福磊 华宏星 李  惠 李 

许希武 翟婉明 张  方 张建民

秘书长

  方(兼)

监事长

陈国平

 

服务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  9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发函至学会,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意见。学会办公室在学会常务理事会、分支机构及会员单位中广泛征求了意见,共整理修改意见、建议10条,918日复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治工作委员会,积极为法制建设建言献策。

2021年,学会开展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征集活动。经专家组评审,共遴选出“多连接柔性组合结构界面特性如何模化,其非线性振动与协调控制难题如何解决?”、“复杂月貌月壤对月基装备着陆和行走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影响机理?”2个前沿科学问题。

学会建设 616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兴平及学会学术部企业工作处副处长张博、学会学术部学会管理处副处长徐腾一行三人亲临学会秘书处调研座谈。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李政陪同调研,学会副理事长许希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方,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红等参加座谈会。刘兴平对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学会工作规范、发展全面、务实卓越,在学术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学会今后发展提出了期望。

65日,学会九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胡征宇、宁波市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宁冰应邀出席开幕式。会议修订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分支机构/编委会管理办法》,审议通过了成立航天器动力学振动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的决议。

911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航天器振动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专委会委员共68人参加会议。会议选举宋燕平研究员为专委会主任委员,王辉研究员为专委会秘书长,会议决定专委会挂靠单位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1022日,学会九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审议了部分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

1023日,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振动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发布和青年人才托举工作,强调学会要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尤其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青年人才托举力度;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破四唯立新标并举,做好振动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发布工作,引导振动工程领域高水平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推进学会一流期刊建设。

2021年,学会成功申报了2021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和2021年度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截至1231日,学会个人会员4303名,新增个人会员1956人,比上年增长了83.3%;单位会员31家,新增单位会员5家。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根据科协统一安排及学会理事会要求,学会积极开展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开展青年人才库推荐与遴选工作。1231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立项结果,学会获批1个自筹资助名额。

主办期刊  1022日《振动工程学报》九届二次编委会在天津召开。常务副主编陈国平教授主持了会议,主编胡海岩院士,副主编翟婉明院士、李惠教授、史铁林教授,以及各位编委、编辑部工作人员共70余人出席了会议。

2021年,《振动工程学报》收稿量为688篇,出版6期,共发表论文144篇。学报入选了WJCI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1)来源期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1版),《振动工程学报》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096,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53种期刊中排名第13,在机械工程87种期刊中排名第17,基金论文比为0.94。学报荣获了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2021年,《振动与冲击》出版24期。年收稿量3089篇,发表论文919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1版),《振动与冲击》2021年他引总被引频次为7981,他引影响因子1.261,影响力指数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53种期刊中位居第1位,在土木建筑工程174种期刊中排名第7

国际学术会议  723-26日,由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合承办,会议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

国内主要学术会议  2021年学会及所属分支机构举办各类国内学术会议8次,参加人数 4610 人次,交流报告、论文1578篇。

49-11日,由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应用学术会议”在重庆举行。近400名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会议共邀请7位振动噪声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了大会主题报告,设立振动噪声理论及应用(振动方向)、振动噪声理论及应用(噪声方向)、振动噪声控制、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测试与诊断5个专题,在12个分会场宣读论文124篇。会议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

57-9日,由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主席、副主席分别由北京工业大学张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孟光教授担任。全国各地187家高校、院所、企业的1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设置了大会主会场和20个分会场,共17个专题,投稿661篇,大会特邀报告10个,分会场邀请报告23个,口头报告603个,墙报26篇。

58-12 日,由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高端装备动力学与健康维护创新论坛暨专业委员会十届二次委员会议在东莞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单位的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了会议。论坛邀请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彭志科教授、天津大学丁千教授、浙江大学冯毅雄教授、东北大学韩清凯教授、天津大学王太勇教授、暨南大学袁鸿教授、重庆大学邵毅敏教授等先后作了《高速列车走行部动力学与故障诊断》《海上浮式风机动力学研究》等8个大会报告。设置了3个分会场共100多个主题报告,专家和学者围绕高端装备的高质量设计和高品质维护,开展深入的学术讨论与交流。

72日,学会主办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学者论坛-航天结构动力学、振动与控制(2021-1)”云会议成功召开。会议围绕“航天结构动力学、振动与控制”主题进行研讨,200余位从事本领域研究的学者参加。会议特邀北京理工大学张景瑞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龚胜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提教授分别做了“高精高稳航天器的振动控制问题研究”、“人工智能助力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和“柔性航天器协同动力学与控制”的学术报告。

717-21日,由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北京工业大学张伟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林志华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6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8位知名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安排了4个分会场、共计114个分组报告。报告主题涉及航空、航天、航海、机械、车辆、动力、能源、土木等众多工程领域。

726-28日,学会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2021年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在河北保定召开,会议由华北电力大学承办,河北省振动工程学会协办。会议旨加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推进动态测试技术领域的科研教学水平,会议期间完成了第八届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全国80余所高校、研究单位及企业的3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交流环节包括11个主会场学术报告和76个分会场学术报告。

1023-24日,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河北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在天津隆重召开。“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二年1次的学术年会,会议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

1122日,由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学者论坛-振动工程类课程创新实践(2021-2)”云会议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蔡国平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朱红钧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唐静静副教授分别做了“振动力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和“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报告,会议过程中多位青年学者针对振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方法、课程创新实践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共1150多人在线参加了会议。

科普活动 2021年由学会主办、科普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网上学术课堂,邀请了振动界专家学者针对国家经济建设需求和社会关心的科技热点问题,开展系列的网上学术讲座。130日,邀请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志科以“基于微波感知的振动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为主题开展了网上学术讲座,共2800余人点击观看了讲座。525日,学会科普和竞赛工作委员会主办题为《“四两拨千斤”—深圳赛格大厦风致振动解读》线上科普论坛。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邀请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壮宁教授撰写科普文章,共有1.6万人在线阅读此文。528日,邀请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王琳以“输流管大变形动力学”为主题开展了网上学术讲座,共100余人在线观看了讲座。

表彰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  20211月,学会启动了推选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经学会专业委员会推荐,工作小组资格审查,理事长通讯工作会议初评,材料审核小组审核,专家委员会评审表决通过,推荐北京工业大学张伟教授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候选人。

5月,学会开展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广泛宣传,各有关单位推荐,学会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评审通过,遴选同济大学李杰教授和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小川研究员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并推荐他们为振动工程领域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5月,学会开展了“2021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与评选工作,经专家和有关单位推荐,共收到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46项,其中推荐一等奖10项,二等奖36项。受理的参评项目中,有院士推荐2项,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推荐3项,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36项,地方学会推荐5项,推荐渠道和数量比往年均有增长。经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审,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评出2021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11月,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提名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会开展了相关的提名人推选工作。经学会各分支机构、会员单位组织推荐,学会常务理事会专家评审,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航天五院西安分院马小飞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惊雷教授作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提名的“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上报中国科协。

党建强会  2021年,学会理事会党委召开党委会2次,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和航天器振动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分别成立了党的工作小组。学会理事会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结合《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2021年学会党建工作要点》制定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会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在学会微信公众号开辟了“党史学习”专栏,每月推送3-4期党史红色档案;以“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助力大飞机事业”为主题,制定了党史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在京学会副秘书长和会员参加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组织的“百年党史 百家学会”北斗自然乐跑党史知识竞赛;组织学会名誉理事、浙江大学庄表中教授,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院士,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孟光教授,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饶柱石教授开展四场“百名科学家讲党史党课”活动。923-25日,学会副理事长褚福磊教授参加科协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修班学习,在10月份召开学会理事会上传达了有关精神。

【第十四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 1023-24日,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河北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在天津隆重召开。“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1次的学术年会,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获Top Academic Conference证书。本次大会首次打造“学术报告—振动工程专业课程论坛—工业展览”三位一体学术平台,采取线下+线上的模式,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从事振动工程研究和应用的800余位科技人员报名参加了线上+线下的会议,会议共收录论文摘要486篇,论文全文99篇。会议安排10个大会报告和16个专题分会场,重点围绕振动理论与技术在智能系统与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前沿振动工程问题,国际合作交流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内容涉及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动态测试与故障诊断、航空与航天器振动与控制、车辆与机器人振动与控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振动与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微纳结构和智能结构、交叉学科振动等。大会特邀我国工业工程振动控制领域专家徐建院士做了“工程振动控制前沿技术”学术报告,特别邀请了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的主编Andrei Metrikine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的成利教授分别作了“Dynamics and vibroacoustics of monopoles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installationoperation in harsh environmentsacoustics and monitoring”、 Vibro-acoustic Modeling and Integrated Design”学术报告,同时特邀7位青年才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林京教授、河北工业大学胡宁教授、同济大学陈建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文明教授、清华大学李亮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周生喜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欢教授分别作了“机器信息学-机械产品智能化的学科支撑”、“基于线性与非线性波的材料损伤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复杂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量化与非线性随机动力响应”、“抗磁悬浮检测原理、动力学设计方法及其调控技术”、“智能汽车全矢量线控与动力学域控”、“非线性振动能量俘获机理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压电分流技术的轴系横向振动抑制”的学术报告。为了交流高校振动工程教学改革经验,促进青年教师振动工程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会议首次设立了振动工程课程论坛,共有30余人参加论坛进行交流和研讨。此次会议聚焦振动工程学科前沿,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振动工程学科原始创新,展示了振动工程学科近年来的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广大振动工程科技工作者提供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第八届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723-26日,由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合承办,被收录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01)》。会议主席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会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教授,执行主席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孟光。本次大会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举行,会议设置了大会主会场和8个分会场,共24个专题,涵盖动力学、振动与控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结构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转子动力学、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神经动力学、超材料及其应用等。大会特邀美国工程院院士、杜克大学教授Earl Dowell教授作了题为《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Models for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Correlation is the Key》的首场大会报告;国际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协会(IASSAR)主席、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李杰教授作了题为《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From Global Structural Reliability to Lifeline Network Analysis》的大会报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莱斯大学机械工程系Pol D. Spanos教授作了题为《A Potent Development for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Linearization for Random Vibration Analyses》的大会报告;加拿大两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王泉教授作了题为《Renewable Energy with Smart Materials》的大会报告;美国马里兰大学B. Balachandran教授作了题为《Energy Localization in Coupled, Nonlinear Oscillators》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教授作了题为《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urbulence an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的大会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裘进浩教授作了题为《Acoustic Black Ho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的大会报告;韩国工程院院士、韩国先进科学技术学院Hoon Sohn教授作了题为《Structural Displacement Estimation Through Multi-Mode Sensor Fusion Under GNSS Denied Environments》的大会报告。会议共收录论文529篇, 464个分会场报告(其中70余个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学者报告)和65个墙报。500余名振动工程领域学者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分享了振动控制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方面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了振动工程领域国内外学者在理论、试验与工程实践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